36氪 2018-10-10 22:14:09
我們總是被教育說要勇敢說出自己的目標,但是,那些被你大聲說出口的目標,最后都實現(xiàn)了嗎?有些東西,不說也許更好。
圖片來源:攝圖網
為了讓世界上第一架飛機上天,萊特兄弟和一位不太知名的先生Samuel Pierpont Langley進行了一場艱苦卓絕的競爭。
但你很快就會好奇,怎么從來都沒有聽過后者的名字。
你可能在過去學歷史的時候在哪本教科書里見到過——萊特兄弟創(chuàng)造了第一架成功升上天空的飛機。還記得書上是怎么寫的嗎?
那是1903年12月17日的一天,在North Carolina的Kill Devil Hill,Orville緊張地看著他的兄弟Wilbur爬進了他們已經花了數(shù)年改進的飛機……結果,沒想到飛機居然在離地852英尺的天上飛了59秒。
現(xiàn)在,當人們聽到“飛翔”這個詞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名字是“萊特兄弟”,而在當時,他們倆根本就籍籍無名。
事實上,在飛向天空的競爭中,大部分美國人都覺得應該是那位Samuel Pierpont Langley會首先實現(xiàn)人類期盼已久的夢想。
他是一位直言不諱的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和航空先驅,肩負著創(chuàng)造歷史的使命。作為Smithsonian Institution的秘書,這一崇高地位還帶給了他信譽和名聲,同時也為他做了宣傳和推廣,他需要全美國都站在他一邊。
更不用說他還得到了陸軍部的大力支持,陸軍部資助了他5萬美元,讓他能夠造出“天上飛的大鐵鳥”。
長話短說,盡管大肆宣傳,Langley的飛天夢想最終還是隨著他那架“大鐵鳥”墜毀并起火燃燒而灰飛煙滅了,最終還是萊特兄弟的一飛沖天成功創(chuàng)造了歷史。
Langley這邊,有鮮花有掌聲,有關注有資源,而萊特兄弟那邊,只有一家小型的自行車商店和對飛行孜孜不倦的熱情。
那么問題來了,你說說看,為什么萊特兄弟能夠實現(xiàn)他們的夢想,而Langley卻不行呢?提前的鮮花和掌聲,讓他以為自己已經取得了成功。
萊特兄弟贏就贏在一腔熱血和內在動力上,而Langley那么做很大程度上只是因為地位所驅,以及各方面表揚帶來的飄飄然。
圖片來源:攝圖網
當Langley與全世界分享他的雄心壯志、并因為尚未取得的成就而受到高度贊揚時,萊特兄弟卻幾乎沒有受到任何關注。
一些專家認為,過早的表揚會讓接受表揚的人覺得自己已經贏了,從而導致他們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
例如,在Peter Gollwitzer的《When Intentions Go Public》一文中,他提出了一個問題:
是那些告訴了同事自己意圖的科學家寫得出論文,還是那些把意圖埋在心底的科學家寫的出來?
Gollwitzer和他的研究小組進行了一些研究,然后他們發(fā)現(xiàn),當一個人設定了一個與自己身份緊密相連的目標,然后與其他人分享目標之后,其實不太可能實現(xiàn)目標。
例如,如果你的目標是開始多喝水,然后你告訴了你的朋友和家人,但它對你是否真的多喝水幾乎沒有影響。
為什么?因為多喝水并不是一件與你身份相符的事情。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目標是減掉40磅,那么在Facebook上把這個消息廣而告之可能不是個什么好主意。你的身材是你非常認同和在意的東西。所以,如果你告訴別人你打算減肥,然后每個人都告訴你你有多棒,你減肥后會多好看,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就會變小。
這個發(fā)現(xiàn)有點違反直覺,因為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說,要勇于設定目標,分享目標,對自己負責。
但是,這個理論確實有一定的意義,而且已經被非常成功的創(chuàng)業(yè)者所采納,比如CD Baby的創(chuàng)始人Derek Sivers。
近10年前,Sivers就這個話題做了TED演講。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他讓觀眾想象當他們與別人分享自己目標時的感受:
想一想他們的祝賀和他們對你的期望。告訴他們你的目標是不是感覺很棒?是不是覺得覺得距離成功更近了一步了?但其實,你應該閉上嘴巴。這種良好的感覺讓你不太可能把目標付諸行動。
當我們公開分享自己的目標時,我們會體驗到一種成功的感覺,這種感覺通常只會發(fā)生在完成目標之后。結果就是我們從來沒有真正為實現(xiàn)目標而奮斗過。
但我們還是得談談怎么樣才能成功地實現(xiàn)目標。
圖片來源:攝圖網
有兩種違反直覺但有效的方法,一是“恐懼”,二是競爭。
企業(yè)家、天使投資人、作家Tim Ferriss在一次TED演講中探討了了恐懼對于實現(xiàn)目標的幫助。
他建議,不要把你的目標廣而告之,你應該接受所有阻礙你實現(xiàn)目標的恐懼。
例如,假設你的目標是創(chuàng)業(yè)。Ferriss建議你寫下所有與創(chuàng)業(yè)有關的恐懼。
這些可能包括:“把錢賠光”、“被解雇”、“失敗了會被嘲笑”。
你寫下了這些恐懼之后,還應該寫下你將如何去防止這些恐懼發(fā)生(或者降低它們發(fā)生的可能性)。
最后,在你寫下預防措施后,你還應該未雨綢繆地寫下如果這些事兒真的發(fā)生了,你又該怎么辦。
假如你損失了2500美元,你可以寫道:“在日常工作之外,我可以再找一份酒吧兼職,直到賺回這筆錢。”
接納可以讓你消除阻礙你實現(xiàn)目標的恐懼。
圖片來源:攝圖網
除了恐懼之外,讓自己置身于競爭環(huán)境之中也是個好主意。適度的競爭對你的生意也有好處。
兩年前發(fā)表在《Preventive Medicine Reports》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揭示了競爭對我們目標的影響。
這項研究讓來自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80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參加了一個為期11周的鍛煉項目,他們每個人被分為單獨鍛煉和團隊鍛煉兩種。此外,團隊的設計分為支持型和競爭型兩種。
在研究結束時,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參加競爭性團隊項目的學生比其他任何一組的學生更有可能參加預定的鍛煉課程。
這一數(shù)字不僅令人震驚,而且還證明了競爭可以讓人實現(xiàn)更高的目標。
置身于競爭的環(huán)境中并不意味著你必須與競爭對手分享目標。但是,在競爭的環(huán)境中,你更有可能努力工作,更有可能按時出勤——這兩個因素可以幫助你實現(xiàn)目標。
如何才能實現(xiàn)目標,一直是一個有趣的話題。
不管你是否決定將你的目標廣而告之,但我在12年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中發(fā)現(xiàn),你應該走自己的路。
畢竟,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你。今天對你有用的東西明天不一定還對你有用。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