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1-30 16:32:46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段思瑤
每經實習記者 段思瑤 每經記者 趙成
2017年已過去快一個月,又到了車企開始集體曬年終成績單的時候。
NBD汽車(微信號:NBD-AUTO)注意到,截至1月29日,包括上汽集團(600104,SH)、長城汽車(601633,SH)、一汽轎車(000800,SZ)等多家上市車企已發(fā)布了2017年業(yè)績預告。其中,業(yè)績最好的是上汽集團,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20億元。
有掙大錢的,就有虧損的。海馬汽車(000572,SZ)預計,2017年公司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9.4億~10.4億元,這也是海馬汽車三年來首次出現(xiàn)虧損。
多家車企凈利潤 “腰斬”
NBD汽車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截至目前,共有9家車企發(fā)布了2017年業(yè)績預報,但凈利潤同比下滑接近一半的車企達到5家。
其中,除海馬汽車外,長城汽車、福田汽車(600166,SH)、江鈴汽車(000550,SZ)、中通客車(000957,SZ)四家車企2017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滑幅度均接近或超過50%,有的甚至達到了70%以上。
對于業(yè)績下滑的主因,長城汽車和江鈴汽車均表示,是由于2017年促銷費用、研發(fā)費用的上升影響到公司收入及毛利率水平。而福田汽車和中通客車則表示,受2017 年國家新能源客車補貼標準大幅減少,導致公司產品毛利率下降幅度較大,從而造成公司 2017 年度經營業(yè)績同比大幅下降
與上述凈利潤同比下滑接近一半的車企相比較,海馬汽車成為目前唯一一家公布業(yè)績預告虧損的上市車企。對此,海馬汽車表示,主要原因是公司汽車銷量同比大幅下滑。數(shù)據(jù)顯示,海馬汽車2017年累計銷售14萬輛,與年初定下的30萬輛銷量目標相差甚遠。同大部分自主品牌一樣,海馬汽車支撐銷量的車型為SUV,而隨著海馬主力SUV車型S5競爭力下滑,其總體銷量也再度疲軟。
也有車企靠“賣資產”拉業(yè)績
如果說,靠“賣資產”能讓財報亮眼,有兩家車企算得上是年度“贏家”。
力帆股份(601777,SH)2017年度業(yè)績預告顯示,2017年公司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增加6000萬元到1億元,同比增長 72.64%~ 121.06%。2016年同期,力帆股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260萬元。對于業(yè)績增長原因,力帆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本期公司將所持全資子公司力帆融資租賃(上海)有限公司 51%股權獲取投資收益約為1.95億元,對凈利潤的影響為1.65億元。
如扣除處置子公司股權形成的非經常性損益事項后,力帆股份2017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就變成了預計虧損2300萬元到1700萬元。這意味著,靠出售股權,力帆股份2017年免于虧損。
與力帆股份用相同方式扭虧的還有一汽轎車。一汽轎車2017年度業(yè)績預告顯示,2017年該公司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0億~3.20億元,同比增長127.25%~133.54%。一汽轎車表示,業(yè)績變動主要是因為2017全年實現(xiàn)整車銷售23.96萬輛,較上年增長23.8%,經營業(yè)績成功實現(xiàn)扭虧為盈。
但NBD汽車發(fā)現(xiàn),除銷量增長拉動業(yè)績外,一汽轎車2017年靠賣“資產”也獲利不少。
繼2016年以4.28億元價格將紅旗業(yè)務轉讓給一汽股份后,一汽轎車在2017年11月又第二次轉讓紅旗相關資產。相關資產轉讓完成之后,一汽轎車2017年度利潤預計將增加約1億元。
一位汽車分析師曾向NBD汽車分析稱,以2.89億元的資產轉讓價格看,這次轉讓給一汽轎車帶來的業(yè)績利潤不止1億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