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新聞 2017-02-15 11:31:36
許多中國游客到越南旅游時都有過被強行索要小費的經歷。一位帶孩子的男士遭到海關人員攔截,要求給小費過關,在遭到男子強硬拒絕后,越南海關先是將男子護照扔在桌上,緊接著用手指指著男子,用中文說:“滾”。
若沒有7天前的那場意外,28歲的謝鋒(化名)或許正和未婚妻任麗麗(化名)約會逛街,享受著情人節(jié)的愛情甜蜜。但現(xiàn)在,他卻不得不躺在醫(yī)院的病床上,忍受著4根肋骨被打斷的巨大痛楚。
事情要從他到越南旅游度蜜月拍婚紗照說起——
2月7日,行程結束的他們到芒街口岸過關準備回國時,只因謝鋒試圖打電話詢問朋友是否還需交小費時,他便受到了邊防人員的一頓暴打,護照也被搶走。與他一起同行的母親甚至被按到關著謝鋒的房間玻璃上,“讓她看著兒子被打。”
謝鋒的遭遇,引起網友們的強烈憤慨。經歷過的人表示,再也不會到越南去旅游了。
然而紅星新聞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這并非個案,許多中國游客到越南旅游時都有過被強行索要小費的經歷。來自湖北的鄒煜便是其中一個。
講述一:海關只向中國游客收取手續(xù)費
鄒煜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去年4月12日到越南旅游,和朋友一起窮游玩“沙發(fā)客”。他們從陸路進關,選擇了比較大眾的憑祥口岸友誼關進入越南。夜間12 時許,他們抵達越南的邊檢。雖然已查過攻略,也知道交小費的各種傳聞——需在護照里偷偷夾錢。但鄒煜說,他們是窮游,所以他準備裝作自己不懂中文,甚至還把所有人民幣放入另外一個錢夾。
輪到他時,他聽到海關用中文向他索要10元手續(xù)費。“我很清楚,任何國家的簽證里已包含手續(xù)費,是不需要單獨再給這部分錢的”,然而礙于壓力,鄒煜還是交了錢。“我也不想讓后面的人久等。”
但事后的鄒煜越想越氣,問了同車廂的韓國人、美國人和德國人后,鄒煜發(fā)現(xiàn),這個所謂的“手續(xù)費”竟只向中國人收取。他恨自己沒骨氣,“我感到一種深深的恥辱感”。鄒煜稱,他也去過其他國家,從沒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后來車廂上來了一位山東女孩,稱自己因為在海關收費時沒給小費,就和一些游客被關進小黑屋,還被扇了耳光。雖然女孩事后也給了錢,但對方還是不肯給她蓋章。女孩希望大家能一起站在門口抗議10分鐘,并明確表示不要發(fā)生肢體沖突。正在氣頭上的鄒煜,自然而然地站了起來……
鄒煜稱,雖然最后經過一位中國大媽的中間調解,事情以女孩護照蓋章結束,但這樣的事情卻令鄒煜久久難忘、如鯁在喉。“其實10塊錢無所謂,但這遠遠超過了10塊錢的意義。”
“我以為只有陸路口岸會這樣,但沒想到在越南的飛機場也有人有同樣遭遇。”雖然越南的海關給他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但鄒煜也坦言,進入越南后,他遇到的大多數(shù)越南人都很熱情,也非常友好。
講述二:目睹越海關持電警棍攻擊中國游客
索要小費不成,很可能會發(fā)生肢體沖突。成都女孩“Daraless”去年5月2日在越南芽莊的國際機場就親眼目睹了越南海關因為小費問題,使用電警棍電擊中國游客,甚至將其拖到吸煙室毆打的全過程。
“Daraless”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她們在去越南之前,地接曾交代過,“過越南海關時,要提前準備好10塊人民幣作為小費,不然對方就會為難你。”
但是越南海關的態(tài)度讓她們很無語,“既然我們是來你們越南消費旅游的,你們何至于(給人留下)一種明搶的感覺”。Daraless稱,對方態(tài)度極其惡劣,因而很多游客就不愿意支付小費。
“當時他們(越南海關人員)幾個人圍攻一家人,七八個人手持電警棍,對著手無寸鐵的我們。”
“Daraless”稱,她還記得當時海關人員把一個穿襯衣的男子用電警棍電擊,還把人家拖到吸煙室打。
當時同在現(xiàn)場的女孩美美(化名)稱,她看到一位帶孩子的男士遭到海關人員攔截,要求給小費過關,在遭到男子強硬拒絕后,越南海關先是將男子護照扔在桌上,緊接著用手指指著男子,用中文說道:“滾”。
雙方情緒都很激動,后來不斷有游客加入與海關理論,現(xiàn)場也有人高呼拒絕給海關小費,并高唱國歌,“還有人喊雄起”。美美回憶說。
因收小費起爭執(zhí),芽莊海關手持電警棍毆打中國游客網友“Daraless”微博配圖
講述三:面對海關違法行為導游也無能為力
對于這樣的案例,在越南某旅行社已工作1年的導游吳先生對紅星新聞記者說,他們也很氣憤。
“首先在越南法律規(guī)定中,海關是不允許收小費的,有一些明目張膽的是海關私下斂財。”海南人吳先生稱,收小費并不是普遍現(xiàn)象, “海關收小費對政府的形象不利,而對于游客來說,第一站就被收小費,印象也不會很好。”
吳先生稱,在他工作期間,類似的大沖突事件沒有發(fā)生過,但卻出現(xiàn)過多次不給小費、對方故意刁難游客的事件,“比如故意增加解答時間,拖延滯留辦手續(xù)時間,對旅客隨身攜帶物品行李進行檢查,對可隨意不可隨意罰款的,進行罰款。比如說,對于攜帶現(xiàn)金多的游客,故意增加罰款等等。”
但面對這些行為,吳先生坦言他們也無能為力。他也承認,導游的確會告訴游客過海關時主動夾10塊錢,“我們這樣做是不想因為這十塊錢,對游客造成不好的影響。如果不給小費,發(fā)生沖突,這對游客是不利的。”
紅星新聞記者查詢媒體報道發(fā)現(xiàn),2015年6月,越南政府就曾致函各港口和機場海關局,對旅客攜帶越南產的普通商品(零關稅商品)出境,海關不得要求出境人員辦理海關申報,并且嚴禁勒索旅客,違者調換工作崗位并按規(guī)定處理。
2016年5月2日晚8點左右,在芽莊機場出關口,中國游客遭遇越南邊檢人員索要“小費”,拒付后引發(fā)沖突
小費之風如何形成 為何屢禁不止
雖然官方明令禁止向外國游客索取小費,但私下里,這樣的事件仍然層出不窮。他們?yōu)楹螘医恢??究竟是什么助長了越南海關索要小費之風?
2006年到越南留學、曾在越南工作多年的中國網友Tom Linken認為,其實國人的小費意識與越南人是不同的。
“越南受西方尤其是法國、俄羅斯和美國影響較深,提供服務的同時獲得小費是很正常的心理,在一些星級酒店、飯店、酒吧、咖啡廳,服務生經常可以收到小費”,他說,有些出租車司機也很期待小費,哪怕只有一元兩元。
他介紹稱,越南大部分的出租車司機會下車給乘客開門,尤其是乘客后備箱有行李的情況。因而,小費的概念在越南是普遍存在且喜聞樂見的,只是小費多數(shù)存在于衣食住行與娛樂場所。
但中國未來研究會旅游分會副秘書長劉思敏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東南亞許多國家,邊檢人員或海關人員主要針對的就是中國游客。
許多中國游客可能抱著一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tài),還有人為了投機取巧順利通關,而進行給“小費”這種帶有行賄性質的行為。這種心態(tài)被邊檢海關人員掌握以后,從被動地接受行賄,演變成了主動索賄??梢哉f,一些邊檢人員索要“小費”的惡習,是一些旅行社的領隊和游客共同慣出來的,結果就變成了不給錢就挨打。
2016年5月2日晚8點左右,在芽莊機場出關口,場面混亂
Tom Linken表示,中國東興口岸是中國陸地口岸旅客通關量最大的國際口岸,每年旅客通關量非常大,因而出現(xiàn)通關旅客將小費夾在護照當中意圖加快通關手續(xù)的辦理,久之形成慣例,也催生了越南邊檢收受小費的心理,加之偶爾邊檢人員態(tài)度不友好,過境國人更自覺認為需要加大小費數(shù)量,因而這種不正之風逐漸蔓延,泛濫。
一位在邊境工作多年的知情人士也透露,這已是一種司空見慣、由來已久的不良風氣。
“我估計最早是受走私的驅使,部分人因為走私煙酒等物品,時常在護照中夾錢送給海關人員,由此小費之風慢慢助長。”
知情人稱,能夠到口岸來上班的,或多或少都是動用了一定的關系和資源,才獲得這樣一個工作機會。海關在越南來說是份很有油水的工作,想在這里上班,要么憑關系,要么憑手段,“上班之后肯定會想著撈回本錢。”
當然,這也和導游的“配合”離不開關系。該知情人士稱,由于導游們長期在那里討生活,所以為了方便和快捷過關,“這些導游就會告訴游客在護照中夾錢”,而這幾種因素疊加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付小費的習慣。
入境應拒絕交小費
遇刁難時收集證據(jù)及時報案
對中國游客來說,東南亞諸國通常是出境旅游目的地的首選。但游客在一些國家過邊檢時,卻需面對被索要小費、護照被扣,甚至被打的風險。近年來,類似事件屢有發(fā)生。
面對索要小費的情況,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什么?
中國駐越南大使館表示,公民出入境時如被索要“小費”,應一律拒絕。如遇刁難,希望盡量收集證據(jù),如索賄人員相關信息,并及時向中國駐越南使館或中國駐胡志明市總領館反映。劉思敏也提醒游客,若是迫于情況支付了小費,也可以搜集證據(jù)向中方的邊檢人員進行投訴或向邊防公安報案。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