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21 01:11:49
昨天,《中國的稀土狀況與政策》白皮書正式發(fā)布之際,工信部官員說,現(xiàn)在我國的稀土價格嚴重背離價值,相當于把稀土這一屬于黃金檔次的資源當白菜價格去出售。獲悉,正是在這些消息刺激下,昨日的稀土板塊還算表現(xiàn)不錯。不過,大盤則繼續(xù)不給力,滬市小跌了7.91點,以2292.88點報收,成交量萎縮到505.7億元,小長假前的謹慎觀望情緒再度占據(jù)市場主導地位。
稀土是否真的是黃金賣出了白菜價,自有專家來判斷,不過我認為,稀土概念股價格早就是黃金價了。相反,如果按照證監(jiān)會的理論,滬深兩市藍籌股倒是有點黃金身份賣出白菜價的感覺。比如部分銀行股,如交行,至今股價還躺在每股凈資產以下,而中石化、中石油的股價,也是新低不斷,但為何早已是白菜價的藍籌股,還是無法引起場外資金的青睞?
我認為,近期市場表現(xiàn)疲軟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節(jié)日臨近,場外資金向來都喜觀望;另外,由于市場始終看不到賺錢效應,因而場外資金不愿介入,賺錢效應只能是靠大盤藍籌股來拉升。如果這種矛盾遲遲無法解決,大盤要產生大行情還是難度不小。而要解決這個矛盾,只有靠國家隊來完成,若永遠只是以犧牲散戶為代價的話,最終的結果是讓散戶徹底遠離市場。
(張道達)
道達郵箱:daoda@263.net
根據(jù)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guī)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