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0-08 18:28:12
每經記者|許戀戀 每經編輯|杜毅
夜里10點,從深圳海岸城抬頭看,不遠處的濱海大廈依然燈火通明,即便臨近深夜,樓下打車也要排隊許久。
這是中國互聯網巨頭之一騰訊總部所在地,任宇昕剛把新辦公室搬到這里,此前,他在深圳科興已經駐扎了6年,但是為了去年新成立的平臺與內容事業(yè)群(簡稱PCG),這位騰訊的“常勝將軍”,搬了辦公室,主要是為了節(jié)約通勤時間。
黑色T恤配黑色休閑褲,早上10點,任宇昕走進能容納20人左右的會議室,挨個和包括每經記者在內的每一位媒體交換了名片,“你好,我是任宇昕”,溫和的話語一下子拉近了距離。當他坐在采訪席上面對記者的時候,甚至開了一個玩笑:“感覺像是參加了一場面試。”
任宇昕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過去一年,任宇昕多了一個新身份:平臺與內容事業(yè)群總裁,這是騰訊去年9·30架構大調整的結果。當時,騰訊未來的戰(zhàn)略被清晰地表述成兩張網:扎根消費互聯網,擁抱產業(yè)互聯網。消費互聯網的主要領頭人,就是任宇昕。這也意味著,任宇昕正式擔起了騰訊整個大內容的未來。
過去一年,統(tǒng)帥任宇昕,都做了些什么?PCG的業(yè)務體系龐雜,既有長板,也有短板。除了PCG,任宇昕還管理著IEG,這一次,任宇昕將帶領騰訊的內容事業(yè)走向何方?
神秘低調 任宇昕終于露面了
再過3個月,任宇昕加入騰訊已經整整19年了。
在一張騰訊創(chuàng)業(yè)初期的老照片里,身著深色條紋T恤的任宇昕站在馬化騰身后,當時的任宇昕,一頭黑發(fā),笑容燦爛。如今近20年時光過去,任宇昕一手將騰訊游戲業(yè)務推上中國游戲行業(yè)王者的位置,他也被稱為游戲之王,再加上PCG的擔子,任宇昕頭上又增添了一些白發(fā)。
圖片來源:騰訊官網截圖
2004年,騰訊因代理韓國游戲《凱旋》而遭遇瓶頸,任宇昕從棋牌游戲起步,用五年時間讓騰訊成為世界最大的游戲公司,隨后衍生出文學、動漫、影業(yè)、電競等相關業(yè)務。
在架構調整前,任宇昕兼任IEG(互動娛樂事業(yè)群)、MIG(移動互聯網事業(yè)群)、OMG(網絡媒體事業(yè)群)三大事業(yè)群總裁的職務。在這一次騰訊的重大架構調整中,任宇昕親自參與了PCG的頂層設計。任宇昕告訴記者,接手PCG,是自己的主動選擇。
騰訊六大事業(yè)群架構 圖片來源:騰訊官網截圖
規(guī)模超過萬人的PCG可以說幾乎整合了除游戲業(yè)務以外騰訊所有的內容業(yè)態(tài),來自各個BG的業(yè)務團隊有著不同的做事風格,剛成立之初,也被形容成一個“燙手山芋”。但縱觀騰訊管理層,在內部,沒有人比任宇昕更適合這個職位。
任宇昕身上有著騰訊高管特有的低調神秘,這也和他很少接受媒體采訪有關。在這次小型媒體交流會之前,他已經多年沒有接受過媒體的采訪了。任宇昕愿意出面,很大程度上,是希望能夠讓外界更好地了解PCG。
業(yè)務形態(tài)上,PCG主要涵蓋信息流、騰訊視頻、微視、騰訊影業(yè)、騰訊動漫、騰訊新聞、QQ、企鵝號。內容形態(tài)上則主要包括長視頻、影視、動漫、資訊以及內容中臺。
無論架構調整與否,騰訊從擅長的流量變現到內容跨界,曾被認為“關山萬重”。2015年,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馬化騰在參加全國兩會時,第一次明確提出了騰訊未來專注做的兩件事:連接和內容。
輿論看好或者唱衰,也無法否認多年來騰訊在不少內容賽道(游戲、視頻、動漫等)上,已經做到了行業(yè)第一的位置。但并非所有業(yè)務,騰訊都能做到第一,比如在影視自制、短視頻賽道,騰訊要走的路依然很長。
任宇昕的任務,是繼續(xù)保持優(yōu)勢業(yè)務穩(wěn)步前進的基礎上,對騰訊尚未走上頂峰的賽道,制定方向,應對來自內外部的種種壓力與挑戰(zhàn)。
自我變革 做不做短視頻 高層內部數次爭論不休
對內,PCG這一年,更多是在任宇昕帶領下的自我變革。
“最難的是大家思想方法論的統(tǒng)一。”任宇昕坦言,這是整個PCG整合部分最基礎但特別重要的部分。
新的PCG成立以后,成員來自于不同的BG,做事習慣迥異。比如來自OMG的人更習慣以自己對內容的理解切入發(fā)展的業(yè)務,來自SNG的團隊習慣于帶著社交的方法做業(yè)務;而來自MIG的團隊相對重視工具和技術。
任宇昕告訴記者,PCG過去一年,花了很大力氣去打造內容和技術兩個中臺,一方面,中臺為前端業(yè)務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前端發(fā)展可以把能力和資源積累沉淀回中臺。
PCG擁有梁柱、殷宇、林松濤、程武、曾宇、孫忠懷、陳菊紅等8位VP,為了“擰成一股繩”,任宇昕在PCG成立了高管合伙人制度。VP的利益被綁定,成功共享榮光,失敗一起擔責,整體PCG業(yè)務發(fā)展與所有合伙人年終激勵掛鉤。
雖然騰訊數年來經歷了多次組織結構調整,但是高管合伙人制度,是破天荒頭一遭,很明顯可以看到這樣調整的目的是為了從上層開始凝聚PCG的士氣。任宇昕解釋稱,合伙人是平等的,日常工作和交流過程中,每個人都可以觀察別人的工作好不好,可以提出意見和建議,相互評價。
劍走偏鋒往往能收到奇效,一個明顯的變化是,VP們之間改變了過往委婉克制的風格,在會議上開始“爭吵”。“很長時間在公司都不??吹絍P以上的高管在會上爭論得很激烈,但是共同面對挑戰(zhàn)、共同制定目標的氛圍已經形成了。”任宇昕表示。
爭吵不是目的,只是手段,任宇昕更注重的是結果。當有記者問他,哪次爭論給他的印象最深刻時,每經記者注意到他足足停頓了半分鐘,這也是讓任宇昕唯一一個停頓許久的問題。
任宇昕回答:“最近幾個月稍微好一點,剛開始半年,每一次都很激烈。PCG剛成立不久時討論短視頻領域應不應該做、到底怎么做,有很多爭論。”
競爭對手 面對字節(jié)跳動系產品 微視受到不少質疑
過去一年,PCG業(yè)務在外部報道上最高光的,當屬短視頻,但這并非因為短視頻做得好。在PCG的業(yè)務里,短視頻業(yè)務一直面臨字節(jié)跳動系產品的強勁挑戰(zhàn),騰訊主力短視頻產品微視更是受到了不少質疑。
任宇昕本人在沒有接手PCG之前,也曾對微視的發(fā)展有不同看法,在一些場合表達過對微視做法的疑問。“接手了以后帶著團隊復盤討論,還是覺得短視頻這個領域一定要進入,微視產品還是要做。”任宇昕向記者表示,微視不會獨立出去,但是任宇昕也強調,短視頻賽道要做的原因是用戶驅動。
任宇昕在極力打破外界“微視=騰訊短視頻業(yè)務”的印象。
圖片來源:Apple App Store截圖
“用戶對內容的消費已經越來越多轉移到短視頻上去,從用戶角度、市場角度看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不能忽略這個趨勢。如果做內容,短視頻一定要做。”任宇昕認為,除了原有內容平臺比如騰訊視頻、騰訊新聞上的短視頻,還要發(fā)展以短視頻為主的單獨APP,微視是其中一個。
“外界有很多解讀,公司與公司之間發(fā)生什么大戰(zhàn),大家互相怎么PK,這種話題大家比較喜歡。在我看來,如果一個公司有很強的競爭驅動是非常不好的,會導致一遇到競爭就會過度反應,而且很多戰(zhàn)略、很多資源會投向競爭領域當中,這樣很多資源變成追隨別人、追趕別人,消耗很大,造成浪費。”任宇昕給PCG定了基調,PCG要用戶驅動而不是競爭驅動,永遠看用戶需要什么,市場趨勢在什么地方,“做任何事情都是以這個出發(fā)點做”。
任宇昕在強調會繼續(xù)大力發(fā)展微視的同時也表示,微視是騰訊進入短視頻領域把握市場的產品,但并沒有把微視看作決定短視頻領域的成敗、PCG成敗的重要戰(zhàn)略。
在這個騰訊尚未建立核心競爭力的賽道,任宇昕認為未來短視頻UGC的機會較大:“現在短視頻UGC比較少,未來隨著工具的不斷完善,包括AI引入、技術升級,UGC的質量、UGC的創(chuàng)意和內容都會極大的豐富。”
內容“長跑” 看好中國文化產業(yè)發(fā)展 不計回報長期投入
回看騰訊數次組織架構調整,也是中國互聯網江湖一次次改朝換代的節(jié)點。最近的這一次,則伴隨著“產業(yè)互聯網”的崛起。
在內容領域,騰訊系產品(無論是社交還是娛樂產品)幾乎是占據了中國網民的主要時間。騰訊最新財報顯示,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賬戶數達11.32億,QQ的月活也保持在8個億以上。
在內容領域,誰是騰訊的對手?
一開始,外界普遍認為,PCG的成立初衷就是為了和字節(jié)跳動競爭。從這一年的發(fā)展看,PCG主要在和自己競賽,進而完成騰訊各種內容的自我升級與進化。退一步看,在PCG內容(騰訊視頻、動漫)與社交(QQ)的核心地帶,騰訊依然保有絕對優(yōu)勢。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曉慶 攝
“騰訊的組織特點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我覺得(騰訊)是一個自我修正和進化能力很強的組織。我們并不是永遠在某個領域處于領先,有可能在某些領域、某些階段犯一些錯誤,有一些決策、執(zhí)行出現偏差。但是基本上都能在之后的階段很快反思,調整修正之前錯誤,每一次對之前錯誤的修正就帶來組織一次新的進化過程。”任宇昕坦言。
但無論內容還是社交,挑戰(zhàn)者也不斷涌來,字節(jié)跳動在社交上已經進行了多番嘗試,不久前,微博也低調上線了社交產品綠洲,諸多明星賣力吆喝,被稱為“中國版ins”。如果算上游戲,那么任宇昕所掌管的IEG業(yè)務,也在不斷受到來自競爭對手的挑戰(zhàn)。
任宇昕已經是騰訊當之無愧的內容統(tǒng)帥,他剛完成了第一階段的使命,整合了PCG。就像任宇昕說的,“內容領域天花板非常高,(騰訊)長期看好中國文化產業(yè)發(fā)展,長期投入,短期回報不是考慮重點。”
互聯網弱肉強食,創(chuàng)意沒有邊界,也無法壟斷,因此內容行業(yè)即便是已經做到第一,也有可能受到顛覆。沒有誰能高枕無憂。
“我們不會說必須在什么產品上實現突破,而是把我們最基本的思維、方法論、工具做好大升級,這些都是立足長遠,為了內容領域長跑服務的。”任宇昕認為,內容領域(騰訊)比任何一家公司都有能力做好,但也面臨很大的壓力,必須承擔責任,傳遞積極的價值觀,因為內容影響人的精神世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