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6-10-15 12:04:58
歷時五個多月之后,聯絡互動的一場跨境收購行動終于落下帷幕,將美國電商企業(yè)Newegg INC.(美國新蛋)這枚蛋收入囊中。
歷時五個多月之后,聯絡互動的一場跨境收購行動終于落下帷幕,將美國電商企業(yè)Newegg INC.(美國新蛋)這枚蛋收入囊中。
公告顯示,聯絡互動擬通過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美國新蛋55.7%權益。向包括Fred Chang等在內的18名股東支付現金購買其合計持有的美國新蛋1327.32萬股股份,并支付現金認購美國新蛋新發(fā)行的2487萬股優(yōu)先股。交易完成后,美國新蛋將成為聯絡互動控股子公司。
這只“蛋”不尋常
盡管在中國人眼里,新蛋的名氣沒有亞馬遜的名氣這么響,但也絕不是吃素的主。新蛋是電商界少有的能夠保持盈利的一家公司,使得它在全球自營類電商中顯得另類。新蛋只是3C/IT類電商,能夠持續(xù)有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新蛋是怎么做到的?新蛋負責人告訴記者,新蛋擁有強大的風控系統(tǒng)。
首先,在美國,新蛋有一套自己的防信用卡欺詐系統(tǒng)。新蛋是目前全球在信用卡欺詐方面解決得最好的一家公司,在這方面拿過好多獎,包括全美十大消費品牌中,新蛋是入選的唯一一家電商。強大的反信用卡欺詐系統(tǒng)將會大大降低商戶支付給銀行的費用。這套系統(tǒng)未來會引進中國,因為中國目前的信用卡保有量已經非常大,信用卡欺詐現象層出不窮。
其次,電商運營過程中最大的風險是貨物欺詐。平臺類電商當中,假貨是不可避免的一個問題。這個現象在全球包括美國都是一樣的。而自營類電商更是承擔著買來的商品沒有賣掉的風險,所以大部分自營類電商都是賠錢的。貨物欺詐在美國可以實現終極追溯,從而降低假貨存在的可能性。新蛋在這方面也做得非常好。
此外,新蛋的倉儲系統(tǒng)同樣強大。新蛋在北美擁有三套全球領先的自動派貨系統(tǒng),從接單到出貨只要一小時。這三套全自動派貨系統(tǒng)平均每套能同時處理2.5萬種以上商品,正確率高達99.9%。新蛋北美的三個自動化倉庫總面積相當于12個國際標準足球場,每年處理高達1500萬個包裹。這將大大降低人力成本。加之,新蛋一直致力于出售IT/CE類產品,銷售這類產品好處是,其包裹形狀比較規(guī)則,體積相對較小,物流成本低。
優(yōu)勢互補一拍即合
事實上,新蛋也早在2006年就登陸中國,雖然沒有加入國內電商行業(yè)的血拼肉搏,但這并不影響其在北美的成績單:新蛋是北美銷售IT/CE類商品最多的電商網站,目前在北美每年有25億美元的銷售額。新蛋在IT/CE類產品銷售領域具備很高的權威性。譬如,2016年HTC、三星和Facebook的VR產品首發(fā)都是在新蛋上進行。
據聯絡互動董事長何志濤介紹,聯絡互動一個比較大的業(yè)務板塊是智能硬件。收購新蛋的核心原因是,新蛋可以成為聯絡互動出品所有產品最大的線上首發(fā)渠道和銷售通路,也是最大的電商合作伙伴。
控股新蛋的另一個原因是,新蛋在北美乃至歐洲的電商中都有很高的市場地位,如果現在到北美再開一家電商,五年到十年之內都很難做到它在目前的地位,而且失敗的概率也會很高。
此外,新蛋非常專注做一件事情,它只做IT/CE一件事情。而新蛋在北美擁有3000多萬的用戶,這些用戶具備很高的忠誠度。
而聯絡互動從近四十家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被新蛋選中的原因在于雙方未來的發(fā)展戰(zhàn)略邏輯更加契合。新蛋一直想銷售自有產品,而聯絡互動的智能硬件產品更是得到了新蛋的青睞。
送中國產品“出海”
新蛋中國原有業(yè)務在新蛋中的業(yè)務占比不到3%。此次控股新蛋,聯絡互動也會重啟新蛋中國的業(yè)務。何志濤說,聯絡互動最大的優(yōu)勢和價值在移動互聯網上面。所以未來新蛋中國會主要做兩件事情,一是移動電商,二是海淘。
首先要積極幫助所有中國做得好的智能硬件“出海”。如果要出海,最重要的市場,一是美國,另一個是日本。這兩個市場是目前全球最發(fā)達的市場,也是最難進的市場,只有把這些商品在那邊賣,得到用戶的認可,人們才會認為產品的品質是做到全球最好的,這樣才能幫助國產產品走向全世界。
目前,除了華為、大疆等強勢產品能走出國門,大部分商品都走不出去。未來,新蛋中國會篩選出一部分中國的供應商和合作伙伴,它們的產品做得足夠好,只要放到平臺上賣,肯定能擊敗美國的商品、墨西哥的商品,具備自然的生存能力。何志濤說,“希望有了新蛋以后,國產的產品能全線賣向美國,沒人能攔得住。”
“我們希望能跟中國最好的供應商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我相信未來中國的產品在全球是有競爭力的。我們希望更多的公司加入到這個體系中來,與聯絡互動共同創(chuàng)業(yè)。”何志濤說。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