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4 00:53:33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本周四A股下跌,上證綜指跌0.36%至2485.61點,深證綜指跌1.46%至1325.78點,成交有所放大。創(chuàng)業(yè)板、中小板走勢更弱,創(chuàng)業(yè)板指跌2.23%,中小板指跌1.97%。
消息方面偏空,昨公布的我國10月工業(yè)產值同比增7.7%,不如預期的增8.0%;10月零售額同比增11.5%,略不及預期的增11.6%;前10月固定資產投資增15.9%,低于前9月的增16.1%。
從盤面看,權重股表現有所分化,資源類、航空股多數上漲,銀行、地產股表現則相對稍弱。在題材股、次新股方面,因滬港通臨近及一些意外消息,多數受到沖擊。
在滬港通即將成行時,績差股、題材股下跌很正常,但次新股的大面積地殺跌卻事出有因。次新股中蘭石重裝、騰信股份、良信電器為昨日看點,這3股各因利空下跌。這3股幾乎對所有次新股構成了壓力——蘭石利空壓制了重慶燃氣、節(jié)能風電等價格相對較低的次新股;后兩者利空壓制了高價次新股。
蘭石重裝的利空是部分券商營業(yè)部對此股進行了風險提示,已能隨心所欲控制蘭石重裝股價的主力這次終于收斂了一回,瘋狂的連板進程終于結束。
騰信股份在股價并未漲停的情況下進行了非常詳細的風險提示,這足以引發(fā)投資者產生聯想,故高價次新股又受些額外打擊。
良信電器的高管透露了“低送轉”,這對幾乎所有高送轉預期個股構成沉重打擊,博騰股份、鞍重股份、東方網力等跌停。
在上述利空中,筆者相信良信電器利空最厲害,這是因為所有炒作次新股的投資者在未來均有可能受到類似打擊。投資者若持有某只次新股,該股如有高送轉卻不會預告,而無高送轉時卻有可能出預告。換言之,投資者不會提前遇上利好,卻可能提前碰上利空。
在滬港通即將開閘時,有些機構或許想將資金驅趕至藍籌股,所以上述3消息才會這么巧出現在同一天。然而筆者認為這很難,市場投資理念樹立是長期過程,一時恐怕勉強不來。再說了,藍籌股需要資金量太大,次新股中資金只是杯水車薪。
今日為滬港通開通前的最后一個交易日,故股指繼續(xù)震蕩是大概率事件。今日比較理想的走勢是“虛勢迎新”,即主力并未大幅拉抬權重股。假如主力急功近利地大幅拉抬權重股,那么下周股指震蕩幾率勢必加大。
有些投資者很擔心出現之前B股放開時出現的“見光死”,但筆者認為幾乎沒有可能。以前B股放開并無資金限制,這與“滬港通”有上限額度不同,這應是極為重要的不同。還有,境外的投資者要成熟得多,不是那么易于激動。
操作方面,投資者近期仍宜側重于績優(yōu)股、藍籌股,題材股炒作雖無不可,但倉位最好能控制一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